标签归档:寻城记

【寻城记】贵阳2/6:忆莲沼波清君子高风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此时的顺元城仅为一土城,且城小墙薄。城的范围,北到钟鼓楼(今之勇烈路口),东至今之老东门,西至今之大西门,西南面至今之次南门,南面至今之大南门,大部分属于今南明区,面积约0.97平方公里,周长约4.2公里。

明朝两次大规模修建贵阳石城,建成后,内外城共九门相通。九座城门的俗称依次是老东门、大南门、大西门、北门、次南门、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新东门。

老东门外城垣下,有一条宽不够两人并肩而行,长不足百米的君子巷。巷子里,一座石亭嵌在一间红砖房中。这座被隐藏起来的亭子,就是清代李宗昉《黔记》中所载的君子亭。亭于乾隆时废,嘉庆十九年(1814年),巡抚许兆椿将亭修复,并题一联:“傍郭临池,坐揽烟波迟素月;浮香送馥,人来殿阁扇熏风。”联中临的池,就是君子亭前曾有池塘数亩,种有莲花。因为古时候称莲为君子之花,又王阳明谪龙场曾撰“君子亭记”,此亭遥对阳明祠,名“君子”是表示对王阳明的景仰。

君子亭为长方形,四周以八根石柱支撑。罗文彬《香草园日记》记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农历四月,缅甸国进大象,经过贵阳赴京,象宿于君子亭,倾城人士往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贵阳人赵以炯考中状元,正值君子亭重修竣工,乡人李端棻在京城撰联寄筑,刻于亭柱,以志盛事。联云:“游钓记芳踪,重看莲沼波清,君子高风同仰止;秀灵钟间气,为报杏林春满,状元及第正归来。”

现君子亭在,但亭前莲花池早已不存,只留有“莲花坡”地名。

【寻城记】贵阳1/6:古今同山月,情怀自浅深

本周提前返校,为下周开学做准备。

前天女儿忙了一上午,帮我把“三近斋”布置停当。

“三近斋”是我给所在教室取的斋号。这个学期课程和教室都有调整,所以这个请林琳老师写的斋号在我车后箱里藏了三年,终于又能挂出来。

开学第一周是“欢乐周”,除了开学典礼和传统的“迎新跑”,还有“我与贵阳”的主题行走活动,由导师带领自己的学生进行。这个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一男一女两位学生的导师。距离上一次做导师也三年了。做导师这件事,我一直不是太接纳,因为除了自己的子女,我真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当别人孩子的导师。

梁漱溟认为,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人和物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内心之间这三个关系。在我看来,游学即是通过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方式去触摸世界,感知内心,尝试建立和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并最终成为和成就独特之自我的途径之一。

“我与贵阳”的主题行走,准备分六个学期即六个阶段,带领组员完成我最初游学设计“寻城记”系列的起点——从黑羊大箐到省会贵阳的再发现之旅。

下周二开始的,就是“寻城记·贵阳”的第一阶段游学:古今同山月。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不如圣人,更要多花些工夫多出些气力,企盼能以勤补拙上一层楼(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贵阳最高海拔1762米)——在半山曾经浓荫障天,琳宫璀璨,每至月夜,即现老贵阳八景之一“栖霞上月”迷人景色,而今门可罗雀的东山寺内,寻访清末贵州提督赵德昌《同治甲子夏五月重游东山》诗石碑;登上东山顶藏经阁,从那里而“小”贵阳,或许也能有一星半点“仰攀高鸟近,俯视万峰低”和“举头天尺五,拟上岱山西”的感触,只是古今同山月,情怀自浅深

在山上见了“小”贵阳,下山就要从小处见“大”贵阳。广东人讲“食饭大过天”,所以没有什么是比吃饭更重要的。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酿造了一方滋味,肠旺面、牛肉粉、湖南面、豆花饭、豆米火锅、宫保鸡丁、丝娃娃……满足了口腹之欲,做完了天大的事业后,去往现在绝对市中心的所在,寻找关于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贵阳还无人定居时,被周边苗族和布依族称作“黑羊大箐”的那一条只有百余米长短,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极有可能是贵阳历史上第一条街巷的“黑羊巷”。

寻城记·成都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在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碰到机遇,而绝不可能碰到“神”,自己的路,还是得自己走!

——《千与千寻》

学堂这个学期的游学季,从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开始。

六至九年级的中学生,游学目的地是成都。一年前,我为了准备这次游学,翻看了一百多万字的资料,做了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在实地踩点过程中写了一万三千字的游记,最后整理出来四千字的游学教材《寻城记·成都》和跨学科知识点,但因为种种原因,原计划春季的出行直到一年后的秋天这才成行。不过不管怎样,总算是功不唐捐。

成都游学,我在这份自编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的游学周准备了三个团队课题,每人要选择创建或加入一个课题组或三项各选取一部分组成综合课题进行,每个课题组不得超过四个人。这三个课题是:

1、人物访谈:八个人的成都
访谈一男一女两名你们的同龄人、一男一女两名20岁左右年轻人、一男一女两名40岁左右中年人、一男一女两位60岁以上老人共不低于八人,除了受访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来自哪里、到成都多少年等基础信息外,完成主题采访内容——你心中的成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2、无辣不欢的美食江湖
四川(成都)从何时开始食辣、从何时开始食麻?麻的来源花椒何时、何地而来?辣的来源辣椒何时、何地而来?川菜始于何时?特算为何?独特菜品有哪些?成都特色老字号川菜馆有哪些?到底是贵州人怕不辣还是四川人辣不怕?(本项作业须附上至少三家川菜馆的名片、菜单或宣传资料)

3、水火交融:没有什么事是一碗茶和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成都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研究
和欧洲城市相比,传统中国城市常常被认为缺乏公共空间:不但没有广场、教堂、体育场等供不同人群聚集以交流意见的公共场所,而且也没有一个活跃、自治的市民社会。随着城市史研究的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虽然中国城市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但同样存在一个生命力顽强的社会共同体,人们自发地维护公共福利,并分享着共同的社区空间。在成都,茶馆和火锅店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缩影——茶馆不再仅仅是人们去喝茶的地方,火锅店也不仅仅只是吃饭的去处,而是这座城市中的公共空间。

除了课题,我还开列了一个游学书单,供学生在这个长假里学习:

桑田忠亲《茶道六百年》
李劼人《李劼人说成都》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王笛《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王笛《袍哥 :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曹雨《中国食辣史 : 辣椒在中国的四百年

【寻城记】成都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成都地理:成都平原四面关山阻隔,西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南是云贵高原,北有秦岭、大巴山,长江东出巫山后进入两湖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考古发现,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

那时,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第四王朝迎来短暂兴盛;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在位,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王国正是著名的吠陀时代;希腊半岛城邦联盟远征特洛伊,发生了特洛伊战争。

而在黄河流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殷)。殷(河南安阳)墟是中国目前为止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前316年,秦国设蜀郡于成都。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 继续阅读

【寻城记】玖:成都拾遗

天麻麻亮,隔壁喇嘛的诵经声,多美妙。

南郊公园武侯祠前两棵银杏树,一棵叶落地黄,一棵青葱倔强,红墙青瓦,煞是漂亮。

水绕山亭渐有声,听不真。行至亭下,一声“好天气”,心中欢喜,果然有下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亭中两位老人,一吹笛一唱曲,真真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脚上一双棕红色护理得很好的皮鞋,白袜子、白裤子,条纹衬衫黑马甲,黑呢短风衣戴黑框眼镜的白发老人,在锦里一座小木桥上踢腿扭腰做早操,随身小音箱放着《我问我自己》、《情迷》、《千言万语》、《你在我心中》一首接一首邓丽君的老歌,想必他年轻时,也如我一般,有着不止一个深爱我的女人——太座大人和女儿花卷。

早上九点以前的锦里,是成都人的。早上九点以后的锦里,是游客的。

【寻城记】捌:细雨飘风上青城

青年旅舍的房间都被预定,续不了,这后两天搬到不远处一家客栈。

客栈后面就是被称作成都八廓街的武侯祠横街。横街上开满了藏传佛教用品店、僧服店和藏餐馆,街上有很多藏民和喇嘛来来往往。如果在横街上看到五七名男子围在一起,互相欣赏、摩挲对方挂在脖子上的佛珠,一点也不奇怪。西藏自治区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就在横街。

客栈里住有不少喇嘛和藏民。早上出门去青城山,外面细雨飘风,客栈大堂靠窗的宽凳上,一位年青喇嘛脖子上挂着念珠,盘腿读经。

青城山(前山),是好山。所谓的文化和历史,都变成了路边、墙上的一些符号,以及导游词里那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三清宫里张大千故居对面的张大千、徐悲鸿作品(图片)展,连两位大师的作品名都错字。就是那样了,老牌著名旅游打卡景点嘛。倒是好妹妹乐队2012年发行的专辑《春生》,收录有一首翻唱自1992年台湾歌舞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赵雅芝原唱的插曲《青城山下白素贞》还可以对照原唱听听。关于白素贞出生于四川成都青城山,是一条修行千年的白蛇精这一说法,也仅见于这部我这个年纪的人基本都看过的连续剧中。

《白蛇传》的最早出处,应是“三言二拍”中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后世根据此传说又添加了一些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的口味,得以流转至今,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奇葩的《牛郎织女》(以后有机会再说这个耍流氓的故事)成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山,回程。明天就要离开成都,再次去逛了横街。尤其是横街的夜市,如果眼睛亮,可以淘到一点划算的好东西。

远处有高山。幸福学堂中学游学再下一站,按计划就该进藏了。如果学生们见识过西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再回头来看中原佛教的造像艺术;体验过世界屋脊那至高至美的神圣雪域,再回头来看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一定获益良多。

高反会是一个麻烦。游学,要不要进藏?

【寻城记】柒:不亦快哉

世界是一枝飞在空中的花朵
生命是一场通往幸福的航行
——许巍《逍遥行》


没去青城山。昨晚没抢到早上6点的高铁票。睡到天亮才起床。不亦快哉!

金沙遗址博物馆,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金光闪闪,果然精彩。在博物馆外乌木林,拣到两块超过3000年的阴沉木,幸福学堂博物馆又增加两件游学藏品。不亦快哉!

多样性是应付不确定性的唯一真正手段。生物如此,文化如此,教育亦然。地球上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很多,仅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名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列出的四万多个物种里,就有超过一万六千个属于“濒危”或更高的级别。动物园和繁育中心的圈养不是一个物种保护的根本出路。保护大熊猫,难道是因为它萌?是因为它让很多人知道了还有濒危动物这回事,让很多人了解了动物保护的基本知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幸福学堂的生物老师需要先给学生们普及大量的生物和科学知识,才能使这个游学点更有意义,否则就像现在一样,只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美需要。我想学堂的生物老师和学堂,正是这“多样性”之一。不亦快哉!

“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622年玄奘年满二十岁,正式在此寺受具足戒。在寺里的工坊,联系确认了学生们游学体验蜀绣的课程后,坐在成都最古老的茶馆——原为禅茶堂的大慈寺茶社,15元泡一杯1500年的花毛峰,看花窗外雨了一天的细密,叶木如洗,慢慢将我余生中已不多的时间,浪费在一口一口茶和指缝一粒一粒葵花籽里。不亦快哉!

喝完茶,出寺去成都IFS,中国首个获国际购物中心协会“VIVA 设计与开发大奖”的商业地产项目,呆在曾经的世界最美书店——方所,好多人,好多书,好舒服。不亦快哉!

对面书架,遥见一女,白衣长发,婷婷而立,皎皎如月,于心自喜,有君伴兮,吾心尽矣。不亦快哉!

知识之必要、探索之必要、身心安顿之必要,天分好,要读书;天分不好,更要读书。人生短,想看的书看看,一辈子过完。四天前我的职业梦想成真,成为了幸福学堂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这是何等幸福之事。不亦快哉!

结束游学踩点,我就要去做图书管理员了。不亦快哉!

订了明早的旅游景点直通车,出门,过马路,就在武侯祠门口上车。明天就只一件事,青城山。不亦快哉!

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我今日有不亦快哉十则。不亦快哉!

【寻城记】陆:成为自己生命的旅行者

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出发时,最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那么,出发吧!

——托尼·惠勒(Tony Wheeler)《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创始人


雨越下越大。已穿破的冲锋衣依旧表现良好。

映秀去都江堰,不在今天的行程计划中。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一日游的标配,原本在明天。这样调整后,明天下青城山,就可以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了。野(假装狠开心)!

从我上中学到今天上午,20几年来,提到都江堰都记得历史课本上那张简图,以及“消除岷江水患,灌溉大量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句话,都觉得哗~老厉害了。

但是,这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有多大型?怎么就能消除岷江水患的?它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是什么?……一百个问题,没答案。老师也告诉不了我什么书本以外的东西,所以当年我放过老师的同时,也差不多放弃了自己。还好,后来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于是积极开展自救,至今大概应该补上初中的课了,吧?!

从山上到江边,绕了整个都江堰一圈,终于弄明白,原来都江堰是这么回事哦!在西关,观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原来事情如此简单,好难——越简单的事,要做好也越难。好简单的问题,我花了20几年才弄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像旅行,就像游学踩点,每一次出发、每一个目的地,我都在问自己:我希望带给学生什么?我希望他们以怎样的方式获得?为此我应该做些什么……

这不仅仅是我的自救之路,也是教学相长之路。我希望学生们能对自己狠一点,对老师要再狠一点,遇到难题不要轻易放过老师,更不要轻易放过自己。如果一个问题你不在第一次遇到时就解决掉它,它就会像一个幽灵萦绕在你的人生中,有的人很幸运,活着解决掉了,有的人就没那么好运,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弄明白,所以子才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怕犯错,不要怕冒险。如果不犯错、不冒险,那也就永远不会有机会去做任何有趣的事情。游学,就是去探索,去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不轻易被困难所阻碍,要成为自己生命的旅行者,而不是观光客,成就最好的自己。

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出发时,最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那么,出发吧!

【寻城记】伍:有的人,不会再回来了

在你面前,黄金般的土地和各种未曾预料的趣事都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你,令你大吃一惊,使你因为活着看到这一切而感到快乐。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

右边,穿灰条纹西服、绛红灯芯绒长裤,脏成灰色的白袜子和黑皮鞋的大叔,塞着耳机在唱歌。后面,一对情侣手机外放看爱情片。前面,从成都茶店子车站发往水磨的班车司机,像驾驶一辆坦克的斗士,用他的高音喇叭,一路叭叭轰开任何挡在车前的东西。窗外小雨,天阴沉。

“今天没有开往映秀的车”,窗口里的售票员说。

“那我从汶川转车呢?或者有没有路过映秀的?”我问。

“不晓得,你去问外面咨询台。下一位。”她有点不耐烦。

“这不可能”,我心里说“无论如何,今天我要去到映秀。”

问车站里引导旅客扫码购票的工作人员,“你可以买到水墨,路过映秀”,她放下扩音器说。

“水墨?是水墨山水的水墨?”我边想边到窗口排队。拿到票看,是“水磨”。

两个小时后,站在映秀镇上漩口中学遗址前,眼前5.12地震倒塌的教学楼废墟下,至今仍长眠着19名学生和两名老师。今天重阳,正是登高秋游的日子。学堂的中学生们正在江西游学,而眼前,有的学生在10年前那天出门去上学,却再也没回来。

漩口中学遗址对面山上的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我是第8017089位参观者。讲解听到一半实在听不下去,一次灾难,却变成了一首颂歌,一代又一代人经历的历史,在我们记忆当中有多少是真相?出馆,一把黄色菊花放在遇难者公墓前,为逝者诵经念佛。

山下就是映秀镇。十年后的今天,曾经垮塌的建筑已经重新立起,曾经崩溃的生活也已逐渐恢复正常,但灾难中漏洞百出的社会制度却远未得到重建。“一个自然灾害和相关的作为、结果能改变什么,要看人们怎么去看待它。如果没有被记住,没有被好好思考,没有被加以反思,就改变不了什么。”

【寻城记】肆:这样的教育要它何用?

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 Amos,1592—1670),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


天光还未大亮,转场武侯祠对街的梦之旅国际青年旅舍。太早,没房,背包丢在青年旅舍,去安仁。

安仁,整个刘氏庄园博物馆,被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上千名学生填得满满当当。遇到这上千的学生参观博物馆,实在是一场灾难。就像身处一个枪声大作的靶场,或被一万只嗷嗷待哺的小鸡包围,扑腾、玩闹、趴在陈放展品的玻璃柜上,蜂拥而来,呼啸而去。我只能不断在两拨学生已去未至的小小间隙进行我的功课和工作。

刘氏庄园博物馆,建立历史观的好地方。刘文彩,捐资修建文彩中学,让贫困学生也有书读有学上,大善人焉?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地主、恶霸,大恶人焉?在“收租院”泥塑群前,听到一对男女的对话:

女:“天~刘文彩太坏咯!人家帮他种地还要给他交租嘞!”

男:“你在外面租房子不用交房租勒闷?租人家地种,啊还有不交租勒嗦。十年前农民种地还不是要给国家上粮?”

女:“你看你看,拖儿带崽来交租,好造孽。”

男:“你不主动交租,还要人家到你屋头来讨哦?”

女:“太坏咯!太坏咯!人家来借粮食,小斗出大斗进,太坏咯!”

男:“嘢!你是有病嗦?你钱存银行好多利息?你找银行贷款又好多利息?怕十倍都不止哦。莫非你没进过银行咩?”

好不容易我从刘氏庄园博物馆的中学生泥石流间隙中爬出来,赶紧口服午饭去建川博物馆群落,要和这群学生错峰参观才行。但是,建川博物馆群落也已沦陷。

抗战正面战场馆,是以国民党抗战为主题,22次大的战役为线索,展示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是大陆唯一纪念国民党抗日军队的博物馆。抗战正面战场,国军伤亡300余万人,阵亡256位将军。然而就在这样的场馆,这些中学生喧嚣嘈杂、打闹嬉戏,随意去摸珍贵展品,对阵亡将士的长相指指点点,他们的声音甚至淹没了戴着扩音器的讲解员的声音,老师只是跟在学生后面毫无作为,毫无尊重,更无致敬。我数次差点尝试阻止他们的无礼言行,最终,没忍住爆发——台儿庄战役,馆墙上有一幅由2970余枚四川抗日壮丁瓷徽章拼成的,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在台儿庄为中国士兵拍摄并刊登在1938年5月16日美国《生活》杂志封面上的经典照片。一群学生经过这面墙,竟有学生尝试去抠墙上的瓷徽章,那一刻我无法遏止我的愤怒,大声呵止并责问:“你们老师没有教过你们什么是尊重吗?”,那几名学生拨开同学跑掉。我愤而离馆,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在馆外,看见一位老师戴着墨镜,手上夹着燃烧的香烟,在对排成三列的一班学生训话。“看来,他们的老师真的没有教过他们什么是尊重”,我心里想。

在中国壮士群塑——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二战题材雕塑群前,我脱帽,三鞠躬致敬。旁边乱糟糟围观的学生说我:哇!好绅士!我不知道该对他们说些什么。

走进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始料未及,超过5000平方米的纪念馆里,自始至终,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我一个人在纪念馆里涕泪糊面,泣不成声,而门外,就有上千名学生,却没有一个人进到这里面来,一个也没有!这馆里每一件物品后面,每一张照片里的,曾经也都是生命,都是和门外的一样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啊!我一个人在纪念馆里想:一道门,就是阴阳两隔,就是两种价值观下教育的结果。如果当下主流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将青少年培养成门外那样的,那样的学生就算门门功课都考100分,又有何用?那样的教育,要它何用?

上帝忘记了悲悯
用黑手夺走我同胞的生命
兄弟、姐妹、父母、孩子
哪一个也是我所爱的归依
——宋仲文 2008.5.12

【寻城记】叁:玉兰叔の成都味

昨天买了两串含苞欲放的黄桷兰,三两朵,细细柔柔素雅淡黄的花用一丝红线穿起来,我挂在衬衣扣子上,清幽甜润香了一天。今早出门,没舍得扔,蔫了也还香浓,挂在胸前出门。我甚至觉得,这就是这个季节成都的味道。

地铁2号线倒7号线,8:20赶到186路乡村公交站台,要去三圣花乡的钥匙玩校拜访。

186路首班车要8:30才从5站外的始发站发车,从这一点就觉得成都的“慢”。你慢,我也不急,从腰包右边的保温杯倒一杯热茶进左边的陶杯子,在公交站台清晨的寒气里,一位胸前挂着两串黄桷兰蔫花的油腻大叔靠在站台柱子上,热腾腾边喝边等,这在路人看来,玉兰叔也应是极美的吧?!

路上的车,越来越少;车上的人,也越下越少。在“江家菜地口”站落车后,步行了不远不近1公里,到了幸福路上还在建设中的钥匙玩校,但整个校园空无一人。如果我知道这间学校周一不上课,我一定会改个时间拜访。慢慢回程,下午的行程就像以2倍的倍速看一部电影:

看了武侯祠附近三家青年旅舍和客栈,一家公共空间太小,一家住了好些喇嘛,最后选了与武侯祠隔街相望,不论房间就还是公共空间都还不错,但比前两家都贵的一家,明天就换。选这家的好处就是,武侯祠和锦里这两个本来要专程的游学打卡点,就可以成为饭后打卡点,空出来的时间段可以做其他安排。

在口服几粒赖汤圆后,行程,就开了挂——武侯祠、锦里、文殊院、东郊记忆、四川大学、望江楼,一路踩下来,走过的,心中才有数。

晚饭吃了顿好的——陈麻婆豆腐,创于清朝同治初元年(1862)的“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麻婆豆腐是四川特色传统名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今天这顿饭,用色泽红亮,入口麻、辣、香、酥、嫩、滑这些贫乏的字词,都完全不足以描述美食入口的那种扑面而来、久违而又猝不及防的美。久违是因为觉得它本来就在,只是忘了蜷在哪里;猝不及防是怎么可以就这样说来就来,一点都不矜持,一点都不给别人一点准备的时间?!美,从来都离不开感官。这种美,它从舌尖到舌根、从两侧到中央,撩拨了你的每一朵味蕾,使之舒畅,而大小两种唾液腺也把唾液统统都泵了出来,让味蕾和美味完全在口水中徜徉,最终恋恋不舍将之服下,宛若灵丹。